高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工作交流材料
  • 2024-08-19 工作汇报 423
高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工作交流材料

高校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工作交流材料


   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”“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等,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”“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”等重要观点,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,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,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”,对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表达了新期待、提出了新要求、指明了新方向。高质量构建具有城建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,**大学着力在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、科学性上下功夫,明确思政工作一体化统筹、一条线指挥、一盘棋协同的“3个一”工作思路,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    一、以“工作体系”为核心,坚持一体化统筹

    (一)加强党委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,把准方向

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引领机制,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高效的思政工作体系,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,制定“十四五”思政工作专项规划,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,具体落实任务分解及完成时间进度,责任到人,加强统筹协调,不断完善理论武装、学科教学、日常教育、管理服务、安全稳定、队伍建设、评估督导这7个子体系......此处隐藏3468字,下载文档可见......实践转化为育人素材,阐释制度优势,助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。

    (三)以“五育并举”为着力点,打造城建特色的全方位育人

    持续推进“五育并举”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坚持德育为先,制定《"三全育人"工作实施方案》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》等文件,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,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培育崇德明理的时代新人。坚持智育为重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构建城建特色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教育教学新优势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坚持体育为基,探索以体育人新模式,形成以体育"课堂教学"为主导,以体育协会、学生体育社团为保障,以课余体育级炼和各类体育竞赛为依托的"课内外一体化"的课程体系。坚持美育为要,制定了《**大学关于切实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》,营造向美而行新氛围,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。坚持劳育为本,制定了《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案》等文件,建设多元形式新平台,推进“劳动+党建引领”“劳动+品牌活动”“劳动+志愿服务”三大劳动教育体系建设,形成“乐劳爱劳”新风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