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(大学)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工作汇报材料
  • 2024-08-16 工作汇报 235
高校(大学)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工作汇报材料

高校(大学)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工作汇报材料


   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**大学党委自觉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,紧紧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,坚持“三个第一”工作理念(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打造成第一课堂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打造成第一学科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第一学院)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,以课上教师精讲、课下专家活讲、红色文化常讲的“三讲”为基本思路,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、校内各职能部门整体联动、学校与社会联动、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联动的“四联动”为基本机制,探索形成了“三讲四联动”思政课教育教学特色体系。

    一、主要做法

    一是打好“组合拳”,以“三讲法”创新打造思政大课堂。课上教师精讲,思政课“动”起来。在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课贯穿主题演讲,在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开展历史情景剧表演,在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”课以辩论活跃课堂,在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”课把微视频制作引入教学,通过课下课上选拔并以校级大赛展示成果,最终成为学校品牌赛事受到学生欢迎。课下专家活讲,思政课“火”起来。选取理论难点、时政热点开展专题教学,特聘**教授开展专题教学,邀请......此处隐藏2468字,下载文档可见......以大思政课理念为统领,落实“三个第一”工作要求,坚持开门办思政课,突出实践育人导向,助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,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、进学科、进课程、进培训、进读本、进头脑。

    必须创新方式方法,丰富大思政课形式。以“四课联动”教学改革为动力,通过打造“尚德·鉴史·明理·筑梦”思政课教学品牌,深化主渠道教学;以丰富校园育人体系为支撑,通过策划“看、比、说、唱、讲、写、演、绘、拍、研”十大主题校园文化活动,构建大师资体系;以延伸社会实践教学场域为抓手,用鲜活、沉浸互动式的教学方式,拓展大思政课堂;以网络赋能为关键,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“活”起来,搭建大资源平台,形成了有机联动、紧密协作的思政课教学新生态、新范式。

   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,构建大思政课格局。学校党委注重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,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,优化学校、学院、教研室三级协调联动机制,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、进展汇报会、工作推进会等,畅通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,重点加强党务干部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、辅导员、班导师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、学生骨干等“六支队伍”建设,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大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