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(大学)提升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工作总结材料
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,是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沿阵地,承担着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、保障“三全育人”长效机制运行的重要职责。近两年,**大学数学学院党委通过全国样板党支部-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建设引领,探索出以“三大平台”“三式学习”“三大效应”为特色的“三个三”支部建设模式,并逐步在学生党支部中进行辐射推广,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提升明显。
一、搭建“三大平台”,夯实学习阵地,提升学习实效性
筑牢线下平台基础。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学习教育活动,下拨专门经费打造精品化、特色化“党员活动室”作为党员线下活动基地,精心设计布置党建活动墙、荣誉墙,购置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《红船》《顶天立地谈信仰——原来党课可以这么上》等一批党建图书,确保党员学习有场地,思想教育有场所,实现学院在思想教育和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。
完善线上平台载体。创建党支部书记QQ工作群、党员活动微信群、支部微信群,在学院......此处隐藏2068字,下载文档可见......发挥支部书记“头雁效应”。支部书记带头学,通过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;支部书记带头做,通过体验式、融入式、分享式“三式学习”探索形成内容搜集、党课制作和拍摄剪辑的责任分工的微党课拍摄与推广模式;支部书记带头讲,在微党课拍摄中讲好党的历史,在组织生活会、在党员大会上讲好一堂党课。
发挥优秀党员“示范效应”。突出优秀党员带来的、示范效应,设立“党员工作牌”“党员示范寝室”,结合七一表彰和日常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,挖掘优秀党员优秀事迹,选树一批优秀党员,培育优秀典型人物。如获评校“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”的党员同志以采访的形式向全院学生讲述自己的励志成长故事。在支部建设过程中,优秀党员始终坚持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搭建学做平台,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。
发挥党支部“星火效应”。聚是一团火、散是满天星。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,始终坚持“党建带团建”,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取得了突出成绩。如支部创新主题党团日活动,在全体学生中开展“团学青年在路上”线上团课,通过党建示范进一步明确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职责,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困难面前顽强奋斗,认真学习,奉献力量。支部在建设过程中,始终以高年级优秀党员带领低年级党员、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,以模范榜样之姿,聚集支部火种力量,形成了党建的传承特色,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