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
  • 2024-02-28 战略规划 631
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

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


    一、建设目标

    (一)中长期建设目标

    到2035年,优势特色学科稳居世界一流前列,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,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,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出突出贡献,成为推动国家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,学校整体实力位居国内前列,形成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格局。

    到2050年,成为世界顶尖交通、信息等领域人才培养基地,培养大批开拓创新、引领社会进步的领军人才,拥有一批享誉国际的名家大师,产生若干国际领先的重大标志性成果,在解决全球相关领域主要科研难题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,成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战略库、思想库和咨询智库。拥有以智慧交通学科领域为代表的若干相互支撑、协同发展的世界一流学科,形成高峰凸显、高原崛起的学科格局,引领行业发展,推动社会重大进步,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,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。

    (二)2021—2025年建设周期学校整体建设目标

    到2025年,“智慧交通”学科领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,在交通、信息等领域的若干方向上引领国际前沿,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大学治理体系更加完善,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,持续深化研究型大学建设,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服务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做出重要贡献,成为支撑和引领行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,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    二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

    (一)学科布局总体情况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

    1.学科布局总体情况

    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,深入研究学科类型、特点、现状和发展前景,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,继续实施学科的分类规划、分层建设、分步发展,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,完善学科布局,凝练学科方向,加强学科交叉融合,推进学科群建设,形成具有良好学科生态的学科体系......此处隐藏19132字,下载文档可见......争取有利政策,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的能力。全力推进**新校区及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建设,完善支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校空间资源条件体系。

    2.建立常态化、长效化资源筹集机制和动态分配机制。做好筹资工作的顶层设计,建立筹资工作长效机制,拓展筹资渠道,打造校院两级协同化的筹资格局;探索筹资社会化机制,设计全覆盖、差异化的捐赠项目体系,谋划重大筹资项目,培育大额捐赠。进一步推动实施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,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分配制度。

    (三)监测、评价和调整机制

    1.改进“双一流”建设实施监测机制。健全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年度、中期和末期报告制度,定期对“双一流”建设实施过程、进度和目标达成度进行监测考核和跟踪分析。加强“双一流”建设监测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,强化关键数据集成,建立各部门共享的学校基础数据系统,不断提升动态监测“双一流”建设实施情况的水平,增强“双一流”建设监测的时效性、准确性。

    2.完善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评价机制。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、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等方法,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、战略专家和同行专家相结合、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相结合等方式,分析评估“双一流”实施过程、效果的成绩与不足,并以适当的方式、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发布评估结果。

    3.健全“双一流”建设动态调整机制。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,对“双一流”建设各项任务推进有力、成效显著的职能部门、学院、学科加大资源投入,对推进不力、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较差的部门、学院、学科予以警示并减少资源投入。根据国家、区域、行业发展形势或重要政策变化等情况,适时调整和完善“双一流”建设任务举措与资源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