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经验交流材料
**大学紧密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,依托思创融合、专创融合、科创融合、产创融合“四个融合”,形成了以管理驱动、平台驱动、项目驱动和赛事驱动为主要内容的“双创四驱”工作模式,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业生涯的全员覆盖、深度融入。
一、以“思创融合”为主线,坚守育人育才“本色”
学校着眼于构建“大思政”格局,推进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,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“三全育人”机制一体谋划、协同布局。
一是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山农使命。建设“科学家精神领航工作室”“红色麦浪”“初心课堂”等24个特色育人平台,激励广大山农学子敢为人先,瞄准重大科学前沿问题,不断取得新突破,在“顶天”的抱负中实现“会当凌绝顶”。
二是厚植红色情怀,担当山农责任。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启动“百名党员专家联百村”实践活动,近三年累计组织561名党员专家、1200余名学生深入田间地头、生产一线。深入开展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,每年组织1000余支创业团队、七千余名青年学子走进农村、走进农民、走向农业,在“立地”的情怀中积蓄报国之志。
三是构建红色矩阵,凝聚山农合力。建立“圆梦驿站”“七色土创客驿站”“梦工场创业咖啡”等创客平台16个,每年举办创新创业类活动200余场;行知学社、绿领一族、学雷锋家电维修队等48个创新类社团与专业紧密结合,将志愿服务、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......此处隐藏2168字,下载文档可见......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优化学校原始创新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产学研服务体系,推动产创深度融合。
一是聚焦发展需求,推进协同育人。通过建立校外教学科研与就业创业实践教育基地、校企合作班、校企合作社团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,成立“先大创新实验班”等校企合作班60余个,校企合作学生社团20余个,以产业发展前沿为导向、以企业研发项目为载体,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。
二是聚焦稳岗需求,推动以创促就。发挥学科优势,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,促进优质双创项目转产落地。五年来,学校有近100个“红旅”项目对接农户近1000户、企业50余家,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2000万元,帮助一大批农村青年解决了就业问题。第五届中国互联网+大赛银奖林下赤茸团队,近年来已推广种植8000余亩,总产值达2亿元,累计带动就业3000余户,户均增收4.17万元。
三是聚焦行业需求,勇于揭榜挂帅。20**年,学校共计24个团队加入产业命题赛道、揭榜答题,借助互联网+赛事平台,以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创新“硬支撑”。学校研发的聚合态缓释复合肥,为金正大公司开启绿色智能肥料新时代,有效解决了肥料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“减施增效难”的瓶颈问题。在“互联网+”国赛上斩获金奖的“山农酥梨”团队已推广5万余亩,正在成为果农的“致富果”。同获金奖的“麦麦相承”团队转化落地了全国第一个含抗赤霉病基因小麦新品种“山农48”,目前已在全国推广种植。